close


集雅軒創立於咸豐元年﹙1851﹚,是笨港頗有名氣的北管子弟戲團。軒內存有一上百年純手工刺繡之大旗子及多本戲曲曲譜供民眾點選,文物保存良好。民國三十八年,購買傳統二落木造民宅於現址。這棟古樸的會館,本來面臨蕃簽市古街。但博愛路拓寬拆去其中一落目前以第一落背面作為門面。入口開放三門,前段作為練習場所,後屏設龕供奉祖師爺西秦王爺─唐明皇。




    會館供奉西秦王爺,左邊奉祀先輩主牌位。早冕香氣芬芳、裊繞滿室。館內彩牌、托燈、鼓架、繡旗…精緻的作工,閃爍昔日的輝煌。集雅軒起初由地方人士蔡及、陳真、吳石…等十二人發起組成。老一輩曾提及集雅軒由和樂軒分出的淵源。和槳軒是比集雅軒更早的北管子弟戲團﹙更早者尚有仁和軒﹚。和樂軒人才分散後,改聘京戲老師教授而轉成京戲劇團。




    集雅軒經由最初牌場、出陣,吸收的會員日漸增加,財源穩定後聘老師教戲。日據時期打下演戲的基礎,民國十二年左右,更是興盛一時。其中戲服、彩牌、托燈、骨架等文物,皆精心製作之佳品。太平洋戰爭爆發,因經蕭條、皇民化運動等因素,民俗活動不如往常活絡。




    台灣光復,集雅軒以深厚的民眾基礎再度招募新會員,民國四十年,可說達到全盛時期。包含站山﹙出錢的地方人士﹚、藝員﹙前後台演出者﹚共有一百六十人之多。媽祖轎班會、舖戶做平安戲、迎媽祖熱鬧陳等,都被邀請出陣或上棚,尤其是三月十九日,動用最多人力、物力及龐大陣容隨媽祖的神轎出巡。




    最興盛時期,人手可分雙陣,一陣參加遶境,一陣演戲。學戲的人多到可以出雙棚戲,雙棚演員同時在加大的戲台上演戲,且戲碼有鳳鶴樓、忠義節等大戲。一棚演員就需二、三十人,其盛況可知。民國四十六年,曾被請到士林參加故總統蔣公六十八歲生日盛會,是集雅軒重要的歷史紀錄。




    北港地處鄰近鄉村什穀集散中心,屬經濟不錯、宗教信仰熱誠的地區。由於地方人士熱烈參與及對子弟的鼓勵,兼且農業社會人口穩定,國民對戲曲的熱衷…種種因素,當時不僅集雅軒興盛,高甲仔﹙南管戲﹚歌仔戲、京戲、其他子弟團、文館、武館,如百花競相綻放,戲台間也有拼台的情形。




    歌仔戲佔語言上的先天優勢,高甲、亂彈、京戲必須以武齣來取勝。子弟團多無會館,行頭則放在朝天宮內,一館一角落,集雅軒分配放置在觀音殿,入箱戲服則放在現今開山廳內,演練、套戲另覓處所,義民廟、李仔淵…等處都曾開過館。民國三十九年,集雅軒因站山會員捐獻和賞金,方有財源買下現今之會館。




    日據時期,集雅軒曾聘過誰來教戲已無從查得,但其拿手好戲「倒銅旗」,則自日據傳承而來,當時扮演秦強的王金龍仍讓老弟子們津津樂道。秦強是老生武將,必須有武術底子配合,於是從德義堂龍鳳獅請來師傅教授「雙眼」﹙武器名稱﹚,王金龍學到出神入化,每演出必獲滿堂彩。光復後的老師,有集雅軒的老一輩蔡企,也是初創十二位先輩的後代;溪口埤仔頭請來做內台戲﹙職業戲團﹚的陳水德。德仙雖不識字,腦子裡卻能記下一、二十齣戲,忠義節、鳳鶴樓即是學自德仙;另有二崙油車高石貴,也擔任過集雅軒總綱。




    集雅軒興盛得快,衰退得也快。在傳統社會結構趨向工商社會的轉型中,因媒體發達、大眾娛樂取向改變,加上家長不鼓勵、學生不願學,及政府對民俗曲藝不切實際的觀念等,集雅軒曾一度面臨散館命運。最後雖然經多方奔走,將面臨解散或已解散的各個子弟戲團成員匯集起來,目前成員雖有百多人,樂團十多人卻大多年事已高,如收不到新血傳承,仍難逃散館命運。農曆六月二十四日是西秦王爺辰,也是集雅軒會員聚集過爐的日子。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北港遊客中心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